基金业逆风破浪

  作者:证券时报 刘兴祥   日期:2002.06.27 08:29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由于曾受到质疑,加之市场不甚景气,今年上半年,国内基金业遭遇自设立以来的最严峻挑战,但让人欣慰的是——基金业逆风破浪

  编者按:蓦然回首,证券市场在风雨中又走过半年。尽管期间出现一些波折,但在监管部门、券商、基金、投资者等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年轻的证券市场并没有“脱轨”,依然沿着健康道路快速发展,并且展现出诸多新气象。从即日起,我们推出“半年回眸”系列报道,敬请给予关注。

  6月中旬,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指出,“基金业的发展是加速市场成熟的关键环节”。在推动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与市场的成熟与完善方面,证券投资基金被寄予厚望,并将承担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引人关注的是,这是管理层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对基金业作出的肯定表态。市场各方普遍认为,基金业将藉此迎来发展新契机。

  其实,基金市场在今年上半年面临了自1998年以来的最大挑战。一方面,基金市场迎来一个扩容的高峰期:科瑞、丰和、久富等多只封闭式基金发行与扩募,国泰金鹰与鹏华行业成长等两只开放式基金又相继推出;另一方面,红火的扩容热潮并没有燃起投资者的购买热情,基金市场出现了少有的低迷:开放式基金发行受到冷落,封闭式基金被承销商包销大量余额,刚上市更是跌破发行价。

  然而,在严峻的市场挑战面前,基金管理人并没有退却,纷纷苦练“内功”,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基金市场服务意识大大提高,如国内的基金公司大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了功能较为完备的客户服务体系,包括有一个独立的客户服务部门、一套完整的客户服务流程以及一系列完备的软硬件设施。在服务内容上,各家基金管理公司也不断创新,新招迭出。

  为扭转不利局面,基金管理公司还加强了对市场的推介。一方面,基金经理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如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推出的“基金经理伴你行”,首开基金经理定期进行大势、行业评述的先河。更多基金管理公司的高层人员则是媒体的座上常客,大力宣传自己公司和投资理念。另一方面,在基金进入营销时代之后,众多基金管理公司均构建了强大的销售体系,借助银行、券商的网络共享客户资源。

  产品缺乏个性是近年来制约基金业发展的“瓶颈”,也是今年上半年基金销售不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这方面,基金业开始了有益的探索。从今年发行的第一只基金科瑞开始,招募说明书中对投资范围的说明逐渐变得详细而明确。而在今年已面世的两只开放式基金“国泰金鹰增长”与“鹏华行业成长”,均在其招募说明书起始的最显眼位置上都出现了“产品说明(概要)”内容。产品说明书虽然只有区区几百字,却对基金风险收益特征进行了简单而又明确的描述。同时,对基金资产的配置与投资决策给出了明确的说明和量化指标。

  这些一目了然的量化指标,不仅使投资者对其产品特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进一步强化了基金的个性意识,给投资者提供真正差别化的基金产品,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要。

  长期以来,成长型基金一枝独秀,价值型基金却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然而,最近半年多以来,基金发行中对价值型投资逐渐重视,这半年也成为我国基金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目前,纯粹将自己定位于价值型的大盘基金只有今年新发行的两只基金,即基金科瑞和基金丰和。2002年第一只上市的改制基金久富,则是迄今为止第一只将自己明确定位于价值型基金的小规模改制基金。显然,价值型投资基金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为大型机构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产匹配手段。

  令人关注的是,以开放式基金为主的创新力举也层出不穷。首批三只开放式基金先后分红,并推出一系列后续创新措施。其中,华夏成长于近日推出了后端收费模式,这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另外,基金管理公司均在拓展面对个人投资者的销售,如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推出最低申购为300元的“定期定额投资计划”,国泰基金将最低申购金额调整至1000元。向低风险投资领域拓展是近期的又一突出特点。包括设计中的南方宝元债券基金、华安收益型债券基金,以及新露面的国泰金鹰增长等,均加大了在债券领域的投资力度。

  经过多方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鹏华行业成长在首次发行中募集到了较大规模,令市场为之一振。尽管基金业要走出困境尚待时日,但今年以来,基金业的市场竞争力已有突飞猛进的提高。毫无疑问,这为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闭窗口